我們在選購手機和電腦的時候,最關心的硬件應該是處理器了,它們都叫處理器,但它們是一回事嗎?它們之間的差異都有哪些?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手機處理器就是電腦處理器的移植版,縮小版。很多人模模糊糊的,可能知道答案,但是說不出具體怎么回事,所以我們接下來聊一聊手機,電腦處理器之間的差異。
我們說的處理器一般指中央處理器,縮寫就是CPU。電腦上的處理器像i7-700 k,r 9-3900X,我們把它叫做CPU。我們說的手機處理器比如驍龍865,麒麟980等,覺得這就是手機CPU。通俗意義上理解好像沒啥問題,大家也都知道表達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嚴格來講的話就不太準確。
這就要說到它們的內(nèi)部差異了,先說手機像驍龍865麒麟980,它們不叫CPU而叫做SOC,英文全稱是system on chip,也就是系統(tǒng)級芯片。它是把CPU、gpu、基帶、DSP、RAM等非常多的模塊全部都整合在了一起,集成度非常之高。
再說電腦,本身跟手機比起來電腦的擴展性要更強,全部像手機一樣集成也沒啥意義,而大部分設備都可以通過主板來擴展。所以處理器芯片集成的東西就比較少了,也就是GPU、內(nèi)存控制器之類的,就叫它CPU。手機加上電腦的處理器,集成的功能很繁雜,很難一一講解,所以我們就主要來講講最重要的CPU和GPU這兩部分。
再說這個之前我們一定要明確,我們常說的電腦處理器,它的設計原則是性能至上,功耗,體積什么的都要往后站一站。而我們常說的手機處理器,它的設計原則是平衡性能與續(xù)航,其中續(xù)航占的比重要更多一些,它們之間的設計差異是基于設備使用需求來決定的,沒有優(yōu)劣之分。
所以明確了這個前提,我們再來說一說它們之間的差異。我們開始講CPU,電腦CPU和手機CPU,最大的不同就是架構的不同,手機是ARM,電腦是X86。這個架構等于把它們分成了兩個完全不同的陣營,基本沒有可比性。
那么架構是什么?
架構就是處理器的基礎,對于處理器的性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兩年的手機呢基本都是ARM架構,也叫做精簡指令集架構。當然也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英特爾x86架構CPU的手機,比如聯(lián)想k800,而電腦除了蘋果剛剛發(fā)布的M1芯片,像英特爾和AMD其實都是屬于x86架構。
也就是復雜指令集架構。
精簡指令集和復雜指令集又是什么?ARM精簡指令集特點就在精簡這兩個字上,也就是把一個復雜的東西拆分成很多個簡單的來做,有點像是流水線的工程,操作起來也會更加容易,性能要求更低,但下達指令也要分成好幾次,會有些麻煩。
比如計算8+6+6+8+6,精簡指令集即的語言就是8+6+6+8+6。復雜指令集也就是體現(xiàn)了復雜這兩字,它是把很多簡單的小步驟結合成一個可執(zhí)行的復雜步驟,你只要下達一次指令,系統(tǒng)就能夠完成整個流程,但對性能的要求也會更高,同樣計算8+6+6+8+6,復雜指令集會轉換成效率更高的2×8+3×6。
明白了指令集再說架構就很好理解了。架構是由指令集決定的,它其實就是用硬件電路來實現(xiàn)指令集的功能,可以說是物理形態(tài)的指令集,或者說指令集是思維方式,架構是大腦實體。
所以手機和電腦CPU指令架構的不同,運行的標準不同是沒辦法放在一起對比的,用跑分對比強弱肯定不合適。
說到強弱,大家都有這樣一個共識,電腦的性能強于手機的性能。比如解壓一個5G的壓縮包,這樣一個動作,我們想當然的認為電腦應該要比手機更快。試了一下,同樣一個5G壓縮包解壓,在三臺設備上耗時情況是這樣的,R93900x搭配2070s搭配三星970 pro固態(tài)搭配128g內(nèi)存,解壓用時23秒;R3-3200g搭配8G內(nèi)存解壓用時1分50秒;小米10至尊版僅用時29秒。
這個數(shù)據(jù)當然不能說明手機就比電腦的性能強,但是在這樣一個相同動作下手機居然能和高端配置的電腦體驗接近屬實有點不可思議。
責任編輯人:CC
-
手機處理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64瀏覽量
17968 -
電腦處理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7瀏覽量
7897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