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系統(tǒng)在大型住宅區(qū)和商業(yè)和工業(yè)設施中最常見。三相系統(tǒng)在固定功率損耗下傳輸電力比單相系統(tǒng)更經濟,這主要是因為減少了 I2R 損耗和導體中的電壓降。本文討論了計算三相系統(tǒng)中電壓降的方法。
在三相系統(tǒng)中使用單相電壓降公式和表格
減少三相系統(tǒng)中的 I2R 損耗和電壓降允許使用更小的導體,從而減少所需的銅或鋁的重量。
用于計算單相系統(tǒng)中電壓降的公式和表格可以通過乘以因子在三相系統(tǒng)中使用。對這些因素的闡述需要回顧一些三階段的基礎知識。
平衡三相系統(tǒng)中的電壓
公用發(fā)電廠中的同步發(fā)電機產生大部分通過作為三相電路運行的線路傳輸和分配的電力。
這些發(fā)生器產生三個正弦電壓,它們之間具有相等的中方根 (RMS) 幅度和 120 電度的相移。由于電壓是正弦的,因此它們的表示使用相量。
系統(tǒng)是平衡的,因為它們具有相等的 RMS 幅度。在正常運行條件下沒有不平衡的發(fā)電機。
三個生成的電壓可以以星形配置或三角形配置連接。Y 形連接在公用發(fā)電機中是典型的。圖 1 顯示了這兩種格式。
圖 1.平衡三相電壓源 Y 形和三角形連接。圖片由 Lorenzo Mari 提供
Wye 連接
在 Y 形連接(圖 1a)中,三個源端子形成一個公共節(jié)點,標記為中性線 (N)。
線對中性線的系統(tǒng)電壓或相電壓等于各個電源電壓
V AN = E 00°
\[V_{BN} = E?-120° V\]
\[V_{CN}= E?120° V\]
為了確定線間電壓或線電壓,我們應用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KVL)
\[V_{AB} = V_{AN} – V_{BN} = E?0° - E?-120° = √3E?30° V\]
\[V_{BC} = V_{BN} – V_{CN} = E?-120° - E?120° = √3E?270° V\]
\[V_{CA} = V_{CN} – V_{AN} = E?120° - E?0° = √3E?150° V\]
用 V L表示線電壓的大小,用 V P表示相電壓,我們有
V L = √3 V P
在 Y 形連接中,線電壓幅度是相電壓的 √3 倍。線電壓和相電壓之間存在相移。
三角洲連接
我們通過串聯(lián)三個源來獲得三角形連接(圖 1b)。發(fā)電機中性點不存在,因為三個源沒有共同點。例如,除了線對地電容(本分析未涵蓋)外,不存在線對中性線電壓。
在三角形連接中,線電壓等于各個相電壓,如下所示
\[V_{AB} = E?0° V\]
\[V_{BC} = E?-120° V\]
\[V_{CA} = E?120° V\]
然后
V L = V P
平衡三相負載中的電流
圖 2 顯示了連接到 A、B 和 C 相的發(fā)電機的三個單相負載。
圖 2.連接到發(fā)電機的單相負載。圖片由 Lorenzo Mari 提供
三個單相電路具有電流 IL1、IL2 和 IL3,從電源流向負載并返回電源 - 假設星形連接的發(fā)電機繞組可連接中性點。每個中性線將承載電流,并且將應用單相電壓降公式。
與源類似,三個單相負載可以以星形或三角形配置連接(圖 3)。
圖 3.三相負載 Y 形和三角形連接。圖片由 Lorenzo Mari 提供
星形連接
圖 3a 顯示了以星形連接的三個負載。術語 wye-wye 意味著源和負載是星形連接的。
施加到負載的電壓等于源相電壓。
在平衡系統(tǒng)中,三個阻抗相等。假設負載阻抗 Z 1 = Z 2 = Z 3 = Z P 0θ,歐姆定律給出以下相電流
\[I_{A} = V_{AN}/Z_{P} ?θ = E?0°/Z_{P} ?θ A\]
\[I_{B} = V_{BN}/Z_{P} ?θ = E-120°/Z_{P} ?θ A\]
\[I_{C} = V_{CN}/Z_{P} ?θ = V_{CN} = E?120°/Z_{P} ?θ A\]
三相電流大小相同,相移120°。
在星形連接的每一相中,線電流在幅度和相位上等于相電流。用 IL 表示線電流的大小,用 IP 表示相電流,我們有
我L = 我P = 我
應用基爾霍夫現(xiàn)行定律 (KCL)
我N = 我A + 我B + 我C = 0
在 Y 形連接的平衡三相系統(tǒng)中,中性線電流為零。由于在此對稱電路中中性線不承載電流,因此可以忽略建立三相三線系統(tǒng)——盡管它在物理上是四線系統(tǒng)。
在我們關于電壓降的討論中,必須讓電路在平衡條件下運行。因此,只有一根導體為每個負載供電,產生的電壓降僅為不平衡條件下的一半——相位和中性線承載電流。
Wye-delta 連接
圖 3b 顯示了以三角形連接的三個平衡負載。施加到負載的電壓等于源線電壓。具有三角形連接負載的系統(tǒng)是三線制的,因為沒有中性線連接。
根據源連接(星形或三角形連接),系統(tǒng)為星形或三角洲連接。Delta 連接的源是非典型的,因此我們將采用 Y 型連接的源。
假設負載阻抗 Z 1 = Z 2 = Z 3 = Z P 0θ,相電流為
\[I_{L1} = V_{AB}/ Z_{P} ?θ = √3E30°/Z_{P} ?θ A\]
\[I_{L2} = V_{BC}/ Z_{P} ?θ = √3E270°/Z_{P} ?θ A\]
\[I_{L3} = V_{CA}/ Z_{P} ?θ = √3E150°/Z_{P} ?θ A\]
具有三個相似的阻抗,這是一個具有相等相電流幅度的平衡負載,位移 120°。
應用 KCL 確定線路電流 I A、 I B和 I C
我A = 我L1 – 我L3
I B = I L2 – I L1
我C = 我L3 - 我L2
經過一些計算,我們得到
\[I_{A} = √3 I_{L1}30°A\]
\[I_{B} = √3 I_{L2}?-30° A\]
\[I_{C} = √3 I_{L3}3-30° A\]
然后
I L = √3 I P
我們得出結論,線電流幅度等于相電流幅度的 √3 倍,假設正序,線電流滯后相電流 30°。
倍增因素
回憶一下計算單相電路中近似電壓降的典型公式
VD = 2 x K x I L x L / A
在哪里
VD = 電壓降
K = 導體電阻率
I L = 線電流(I L = I P在單相電路中)
A = 導體的橫截面積
L = 從源到負載的距離
常數 2 考慮從負載到源的返回導體
尋找乘數的標準是
一個。常數 2 應該被刪除,因為在三角形連接負載和平衡 Y 形連接負載中沒有返回導體(中性線)——它們是三線電路。
灣。在三角形連接的負載中 I L = √3 I P。將公式中的I L代入√3 I P。VD 基于 V L,系數為 √3/2 = 0.866。
C。在星形連接負載中,V L = √3 V P。
c1。VD 基于 V L,將 VD 除以 √3,系數為 √3/2 = 0.866。
c2。對于基于 V P的 VD ,該因子為 ? = 0.5。
總而言之,在三相系統(tǒng)中,如果使用線電壓,則將單相結果乘以 0.866,如果使用相電壓,則乘以 0.5。
示例 1
圖 4 顯示了一個為三角形連接的低電感負載供電的分支電路。使用以下鋁單相公式計算三相電壓降。
VD = 2 x 17.35 Ω CM/ft x I L (A) x L(ft) /CM
圖 4.平衡的三相三角形連接負載。圖片由 Lorenzo Mari 提供
I P = 240 V/41.6 Ω = 5.77 A
I L = √3 I P = 10 A
NEC 表 8 顯示導體尺寸 N° 12 AWG 的 6 530 圓密耳。
VD = (2 x 17.35 Ω CM/ft x 10 A x 100 ft / 6 530) x 0.866 = 4.6 V
示例 2
圖 5 顯示了一個為星形連接的低電感負載供電的分支電路。根據 V P計算電壓降不高于 1% 的銅線尺寸。對銅使用以下單相公式
CM = 2 x 10.895 Ω CM/ft x I(A) x L(ft) /VD(V)
圖 5.平衡的三相星形連接負載。圖片由 Lorenzo Mari 提供
I = 277 V/18.47 Ω = 15 A
VD = 0.01 x 277 V = 2.77 V
CM = (2 x 10.895 Ω CM/ft x 15 A x 200 ft / 2.77 V) x 0.5 = 11 800
NEC 表 8 顯示 N° 10 AWG 為 10 830 CM,N° 8 AWG 為 16 510。使用 N° 8 AWG。
示例 3
對基于 V L的不高于 1% 的電壓降重復示例 2 。
I = 277 V/18.47 Ω = 15 A
VD = 0.01 x 480 V = 4.8 V
CM = (2 x 10.895 Ω CM/ft x 15 A x 200 ft / 4.8 V) x 0.866 = 11 800
使用 N° 8 AWG。
計算電壓降的比例法
以下表達式有助于計算由于沿導體的電壓降引起的電壓降和相移
V R = V S x Z L /Z S
在哪里
V R = 負載相電壓
V S = 源相電壓
Z L = 負載阻抗
Z S = 系統(tǒng)阻抗,包括 Z L
所有量相表示
電壓降的大小為
?VD? = ?V S? – ?V R?
示例 4
圖 6 顯示了向功率因數不同于 100% 的設備供電的電源。
圖 6.為設備供電的源。圖片由 Lorenzo Mari 提供
一個。以極坐標形式計算 Z L。
極坐標格式為
?Z L?êθ _
?Z L? = √(122 + 92) = 15 Ω
θ = tanˉ1 9/12 = tanˉ1 0.75 = 36.9°
\[Z_{L} = 15 36.9° Ω\]
灣。以矩形和極坐標形式計算 Z S。
矩形的格式是
Z S = R + jX
Z S = 1 + j0 + 12 + j9 = 13 + j9 Ω
?Z S? = √(132 + 92) = 15.81 Ω
θ = tanˉ1 9/13 = tanˉ1 0.69 = 34.7°
\[Z_{S} = 15.81? 34.7° Ω\]
C。計算負載上的電壓。選擇 VS 作為參考。
\[V_{R} = 480 x 0° \times 15 x 36.9°/15.81 x 34.7° = 455.4 x 2.2° V\]
d。以伏特和百分比計算電壓降幅度。
?VD? = 480 V – 455.4 V = 24.6 V
24.6 V/480 V x 100 = 5.13%
e. 導體引入的相移是多少?
2.2°
F。計算設備負載系數。
PF = cos θ = cos 36.9° = 0.8 = 80% 滯后
三相電路中使用的典型近似公式
只需要一相來確定在平衡條件下運行的三相系統(tǒng)中的電壓降。圖 7 的相量圖顯示了電源、負載和導體(閉合回路)的單相電壓。
圖 7.用于電壓降計算的單相相量圖。圖片由 Lorenzo Mari 提供
實軸上的導體電壓投影近似于電壓降幅值。結果是
?VD? = I (R cos θ + X sin θ)
在哪里
?VD? = 線電壓降幅度
I = 線路電流大小
R = 導體電阻
X = 導體電抗
θ = 負載角
cos θ = 負載功率因數
sin θ = 負載無功系數
隨著角度 Φ 接近于零,公式誤差減小——公式對于 Φ = 0 是精確的。實際上,角度 Φ 很小。
修改這個方程直接計算百分比電壓降,我們得到
VD% = kVA (R cos θ + X 無 θ) /10 kV2
在哪里
VD% = 電壓降百分比
kVA = 三相視在功率
kV = 線電壓
請注意,kVA 和 kV 是三相值。
示例 5
一個。使用近似公式和示例 4 的結果,計算圖 6 電路中的電壓降幅值。
\[I = 480V0°/15.81?34.7° = 30.36?-34.7°A\]
線電流的大小 = 30.36 A
Z L角 = θ = 36.9°
R = 導體電阻 = 1 Ω
X = 導體電抗 = 0 Ω
cos θ = 負載功率因數 = 0.8
sin θ = 負載無功系數 = 0.6
?VD? = 30.36 x (1 x 0.8 + 0 x 0.6) = 24.29 V
灣。計算百分比電壓降。
24.29 V/480 V x 100 = 5.06%
C。直接計算電壓降百分比。
視在功率 = 30.36 A x 0.48 kV = 14.57 kVA
VD% = 14.57 (1 cos 36.9° + 0 sin 36.9°) /10 x 0.482 = 5.06%
例 6
三相地下電纜為平衡的感應負載(滯后功率因數)供電。系統(tǒng)數據如下
電纜阻抗 ZC = 0.0771 + j0.0724 Ω/相
負載阻抗 ZL = 13.75 + j10.31 = 17.19 36.86° Ω/相
源電壓 4.16Y/2.4 kV
一個。使用比例法確定電壓降。
V R = V S x Z L /Z S
\[Z_{S} = Z_{C} + Z_{L} = 0.0771 + 13.75 + j(0.0724 + 10.31) = 13.83 + j10.38 = 17.29
36.9° Ω/相\]
選擇相電壓作為參考
\[V_{S} = 2 400 0° V\]
\[V_{R} = 2 400 ε0° \乘以 17.19 ε36.86° / 17.29 ε36.9° = 2 385.4 ε-0.04°\]
\[?VD? = 2 400 V - 2 385.4 V = 14.6 V\]
\[14.6 V/2 400 V x 100 = 0.61%\]
灣。使用近似公式確定電壓降。
?VD? = I (R cos θ + X sin θ)
Z L角 = θ = 36.86°
R = 導體電阻 = 0.0771 Ω
X = 導體電抗 = 0.0724 Ω
cos θ = 負載功率因數 = 0.8
sin θ = 負載無功系數 = 0.6
\[I = V_{S}/Z_{S} = 2 400 0° /17.29 36.9° = 138.72 ~-36.9° A\]
線電流的大小 = 138.72 A
?VD? = 138.72 (0.0771 x 0.8 + 0.0724 x 0.6) = 8.56 + 6.03 = 14.6 V
C。直接計算電壓降百分比。
VD% = kVA (R cos θ + X 無 θ) /10 kV2
線電壓 = V L = 4.16 kV
三相 kVA = √3 x V L x I = √3 x 4.16 kV x 138.72 A = 1 000 kVA
VD% = 1 000 (0.0771 x 0.8 + 0.0724 x 0.6) / 10 x 4.162 = 0.61%
-
饋線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瀏覽量
8979 -
相電壓
+關注
關注
4文章
69瀏覽量
14171 -
線電壓
+關注
關注
4文章
51瀏覽量
13521 -
三相系統(tǒng)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瀏覽量
8058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