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在過去的一段日子里,大家對于溫度的關注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測溫成為景點,而無接觸方式的測溫是諸多需要測體溫的公共場合、工廠等采用的最多的檢測手段,這對于檢測方和被檢方都是一種安全的可接受的方式。然而,也不時從網(wǎng)絡媒體中看到一些紅外測溫裝置在誤測誤報,也許是產(chǎn)品設計原因,也許是使用不當原因都不得而知。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我們對于紅外測溫的實現(xiàn)過程再了解,尤其是關于其中關鍵器件紅外熱電堆傳感器的。
紅外測溫基本原理
還是要搬出紅外窗口這張圖。
圖-1 光波波長和紅外窗口
首先要問什么要用紅外,而不是其他波段?這是因為,絕對0度以上的萬物都會以紅外輻射的方式向外輻射能量。對于人體測溫,在人類還未進化發(fā)出可見光之前,紅外輻射卻是一大把。
根據(jù)斯特藩-玻爾茲曼定律(Stefan-Boltzmann law)中黑體的總輻射度:,(單位是)。輻射就和溫度扯上了關系。
再定義一般物體的輻射發(fā)射率:,則,所以就可以通過輻射測量非黑體的物體溫度。
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就是用來感測物體輻射能量的眼睛。由于大氣中各種吸收成分的(如圖-1),為避免這些特定波長范圍的能量吸收干擾到信號的轉(zhuǎn)換,就使用各種濾鏡避開這些波長。
在熱電堆內(nèi)部,我們可以把它認為是多個串聯(lián)的基于塞貝克效應的熱電偶。不展開了,直接上圖(如圖-2)。一個熱電偶對信號弱,n個串起來就可以用于檢測到足夠強的信號,而且基于半導體工藝的熱電偶靈敏度一般要高于工業(yè)用的金屬型熱電偶。
圖-2 熱電堆內(nèi)部構造示意
由于基座是熱的良導體,所以示意圖中的基座和封裝底座的溫度被認為是一致的。 熱電堆視場角(FOV) 熱電堆的FOV可以有兩個定義,一個是傳感器相對的可視角度(如圖-3的a),一個是根據(jù)信號測定的角度,即用其在某一環(huán)境溫度下使用黑體在設定溫度輻射,并距離一定距離,圍繞傳感器測試輸出的電壓信號,經(jīng)過標幺化()之后取0.5范圍內(nèi)的對應的轉(zhuǎn)角作為該器件的視場角FOV(如圖-3的b所示)。一般取后者為定義的FOV。
圖-3 熱電堆的‘兩個’FOV
如果我們將以上的FOV理想化之后,傳感器在感測紅外輻射時,將有如圖-4所示的“取景”范圍。
圖-4 熱電堆的FOV覆蓋范圍示意
在理想化之后,不妨再設想一下,傳感器針對同樣一個物體輻射源,在不考慮空氣中的各種吸收成分、或者周邊物體的輻射反射影響等,傳感器與被測物的距離是否對檢測有影響?
圖-5 理想黑體在FOV范圍內(nèi)對熱電堆輻射強度
如果我們將以上的FOV理想化之后,接收面積的傳感器在感測紅外輻射時,將有如圖-4所示的“取景”范圍。讓我們計算一下在FOV范圍內(nèi)傳感器可以接收到的黑體輻射功率。
:傳感器距離黑體的距離(m)
:視角FOV的一半,和FOV剖面取時的轉(zhuǎn)角
:黑體上取小面積(m)
:繞FOV錐軸轉(zhuǎn)取的角度
其中:
而黑體上任意一小塊面積,在溫度T時的單位面積輻射能量(輻射出射度): ,單位為() 其中,是斯特藩.玻爾茲曼常數(shù):5.6704x10^-8[)]
如果我們設定每個的能量輻射都是以自己為中心點,沿半徑為的半球并均勻全向輻射的,那么到達傳感器處的輻射出射度(單位為):
對于接收面積足夠小的傳感器而言,此時接收到的輻射功率(參考圖-5的左側(cè)A處):
所以,在FOV范圍內(nèi),θ取值范圍是FOV的一半,則傳感器可以接收的輻射功率P為:
同時也可以得到傳感器部分通過FOV限定的窗口向外輻射能量。如圖-7所示。
圖-6 傳感器在FOV范圍內(nèi)對輻射示意圖
圖-7中間是面積為A的傳感器輻射面,對外的FOV角度為。該傳感器的輻射度為。將傳感器作為一個點輻射源,則FOV所對應的立體角。如果將該立體角內(nèi)輻射能量視為不變,則傳感器輻射功率為:
,單位為()
傳感器輻射視為半球全向,而可以通過FOV的立體角對應的輻射功率:
這里功率P的單位為如果這里記黑體為表示的物體紅外發(fā)射率為,傳感器的發(fā)射率為。同時設定,發(fā)射率=吸收率(),計入濾鏡衰減及FOV的因素F,在這些設定下,我們可以得到對于熱電堆和被測物體而言,在建立熱平衡之后使用輻射熱交換的方式下傳感器得到的輻射能量(如果則傳感器吸收輻射能量;如果,則是向外輻射能量)。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傳感器接收的功率?P中,和物體離傳感器的距離并無關系。傳感器的接收面積越大,F(xiàn)OV角度越大,則相應的傳感器能夠接收到的輻射能量越多。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設計校準和使用過程中就可以任意拉長距離,除了圖-6示意的FOV中影響的多種因素中,還有影響響應時間等因素需要綜合考慮。
圖-7 FOV和距離對于紅外輻射的影響示意圖
實際測溫時,測量的是一個小區(qū)域,而不是一個面。在熱電堆的設計中,還需要平衡各種參數(shù)。FOV大的時候,測量就變成了一個面,而不是點,好比測量額頭溫度,成為測量整張臉的平均值了。
熱電堆響應特性 我們在圖-2中提到,熱電堆輸出電壓信號,是依靠內(nèi)部熱電偶們在兩端產(chǎn)生溫差的。而熱電堆內(nèi)置的溫度傳感器測量的是傳感器內(nèi)部環(huán)境的溫度,而非熱電堆吸熱部分(熱端)的溫度,此時比如在吸熱層和基座之間存在溫差。
如果一直吸熱而能量(如式-1)而沒有釋放的途徑,必然會讓吸熱層溫度因為能量的積累而越升越高,以至于傳感器無法工作,更不要說測量和響應了。所以傳感器所獲取的額外能量都通過傳感器內(nèi)部的熱傳遞路徑耗散在傳感器的周邊環(huán)境中。而傳感器的吸熱、散熱路徑就形成了傳感器的響應特性。如圖-8所示的結構中,吸熱層的熱容量為C(J/K),從熱端到冷端之間的熱阻為K(W/K)。
圖-8 熱電堆熱傳遞示意圖
如果傳感器所在的環(huán)境熱容量足夠大,即溫度足夠穩(wěn)定,則當吸熱層和基座之間存在溫差?T時,有以下的熱傳導過程。
然而在式-1中的?P部分,顯然都默認的目標溫度和傳感器溫度是不變的,但是Ts傳感器的溫度和Ta是存在溫差的。我們看一下熱平衡時,這個溫差大概有多大。
傳感器每個熱電偶靈敏度:S=900μV/K
傳感器內(nèi)部的熱電偶對數(shù)量:n=160
25℃時測量40℃目標物體溫度時輸出信號:V=1.5mV
將以上參數(shù)帶入下面的等式有:
得到:
可見這個溫差是很小的,正是因為兩個溫度相差很小,在很多計算中,直接將熱電堆吸熱部分的溫度和傳感器周邊溫度(NTC測量所得)等同了。不過在式-2中的中,為定值,其實還是個變量,本人認為可以進一步處理。設,則將它泰勒展開有:
如果環(huán)境溫度為25℃,則Ta=273.15+25=298.15K。 說明余式部分只占很小的部分,所以式-2可以簡化為式-3。
這個一個典型的延遲系統(tǒng)的階躍響應。令:
圖-9 幅值標幺化后的伯德圖
這種系統(tǒng)的優(yōu)點就是對于一般的低頻輸入怎么著都抖不起來。其通解為下式所示。
圖-10 幅值標幺化后的階躍響應
其中紅色部分的是不考慮泰勒展開項(),藍色部分是計入展開項的,響應更快。由于響應時間的存在,一般要等待大于4~5倍τ的時間后才可以滿足熱平衡測溫的要求。
另外,一般測量的物體溫度都是緩變量,對于信號放大電路而言,基本處理好低頻信號放大即可。 另外,由于我們一直設定在應用過程中不變,所以一方面設備進入一個新場所時,需要一個適應同溫過程,另一方面,盡管計算時將傳感器周邊的熱容量認為是無窮大,但要讓傳感器自身溫度的變化盡可能緩慢下來,比如在產(chǎn)品設計中加入熱容量大的金屬等貼近熱電堆等。
熱電堆靈敏度(S)特性
圖-11 熱電堆的靈敏度(25℃環(huán)溫)[2]
熱電堆的靈敏度,有幾種表達方式,比如單位是V/W,或者V/K。對輸出信號影響最大的就是其非線性,以及隨著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特性(可以參考一般產(chǎn)品規(guī)格書中的靈敏度溫度系數(shù))。
在這種特性下,如果工作溫度范圍所及范圍沒有進行校準,其測量輸出的信號是難以準確的。比如,雖然在GB/T中對紅外耳溫槍要求的工作溫度范圍是16℃~35℃,而且實際產(chǎn)品一般都會擴展到比如10℃~40℃,但是這顯然無法滿足天南海北、春夏秋冬的各種使用環(huán)境。
所以要么添加保溫降溫裝置,要么擴展產(chǎn)品的校準溫度范圍。 如果測量距離較遠,環(huán)境相對濕度對于測量信號也有影響,不過圖-12中的情況感覺有點極端,不太確定其測試條件(如圖-12)。GB/T中要求工作在RH≤85%。但如果傳感器與被測物距離較近,濾鏡選擇的波段避開水對紅外吸收的波段,那么相對濕度的影響會減少很多甚至忽略。
圖-12 相對濕度對熱電堆信號的影響[1]
為解決或者減小靈敏度的變化帶來的信號變動,需要進行多組信號的測量:
每個環(huán)溫Ta,測量一組標定黑體溫度Tobj對應的信號ΔV;
多個環(huán)溫,對應多組標定溫度。
這里的是式-1中所示(單位:W)。S為傳感器的靈敏度(V/W)。如果將黑體箱作為理想的黑體,那么,到目前為止,校準之后如果使用未考慮物體發(fā)射系數(shù)的情況下,所得到的物體溫度仍然認為是黑體溫度。對于發(fā)射系數(shù)的物體測溫,函待完善,見下文。 熱電堆測溫發(fā)射系數(shù)的影響和補償 對于校準之后的紅外測溫設備,如果就此拿來測溫,假設在理想情況,那么所測的都是假定被測物是黑體時的溫度,而實際測得的信號是傳感器與發(fā)射率為的被測物熱交換后所得。 例如,同樣的環(huán)境溫度(=)下,對于同一個傳感器電壓信號ΔV,有:
這里,常數(shù)。那么,理想情況下用黑體的參數(shù)進行換算時,有:
其中。為換算后的黑體溫度,則:
即:
,,都是已知,所以實際物體的溫度即有:
我們可以用一組數(shù)據(jù)進行初步驗證:
Ts=25+273.15=298.15K
Tb=37.5+273.15=310.65K
εobj=0.98(如人體皮膚輻射率)
得到Tobj值和未轉(zhuǎn)換之前的溫度Tb相差了0.24K,已然超出了GB/T規(guī)定的測量精度要求(±0.2℃)的要求。所以物體發(fā)射率的修正是必要的。
總結
以上的分析多基于理想狀態(tài)進行,實際應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對信號放大動則成百上千倍的電路設計來說,器件的選擇、布線的要求都需要留意并核算是否滿足精度、分辨率和穩(wěn)定性方面的要求。有時候不同焊接點之間的溫差都可能引入額外的塞貝克效應變?yōu)闊犭娕?,而成為信號放大鏈路中莫名誤差來源。
審核編輯:劉清
-
熱電偶
+關注
關注
5文章
939瀏覽量
75555 -
FOV
+關注
關注
0文章
36瀏覽量
5871 -
紅外熱電堆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瀏覽量
4977
原文標題:紅外熱電堆的特性淺析及應用
文章出處:【微信號:安費諾傳感器學堂,微信公眾號:安費諾傳感器學堂】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