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導讀
水系鋅離子電池具備良好的安全性、低毒性、易操作性以及相對低廉的制造成本,在大規(guī)模電化學儲能應用中前景廣闊。水系鋅離子電池的另一個關鍵優(yōu)勢是其金屬鋅負極的相對穩(wěn)定性,可直接用于水系電解質(zhì)中。然而,由于與水溶劑的反應,鋅負極在水系電解質(zhì)中經(jīng)過長時間的循環(huán)和老化會發(fā)生降解,不可逆地轉(zhuǎn)化為腐蝕產(chǎn)物,并發(fā)生相關的析氫反應。但目前采用0.25mm厚的典型商業(yè)鋅負極使得研究人員難以區(qū)分老化反應對負極容量損失的貢獻。較高的負極對正極(N/P)負載比也使得鋅負極的容量損失在電化學數(shù)據(jù)中幾乎不明顯,量化老化反應對負極容量損失的貢獻更加困難。
02
成果簡介
近期,Joule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Decoupling, quantifying, and restoring aging-induced Zn-anode losses in rechargeable aqueous zinc batteries”的文章。該工作確定了老化過程對鋅金屬負極容量損失的貢獻,描述和量化了導致這種老化的機制。揭示了氣體積聚導致電極失效的關鍵作用,而這種失效可以通過去除電池內(nèi)氣體進行恢復。
03
關鍵創(chuàng)新
水系鋅離子電池老化過程中鋅金屬負極由于腐蝕反應而產(chǎn)生的氣體會物理擠開電解質(zhì),并“屏蔽”放電時鋅負極剝離,這種氣泡誘導的“屏蔽鋅”造成的容量損失可通過從電池中去除積聚的氣體來恢復。
04
核心內(nèi)容解讀
圖1量化鋅金屬負極的老化過程。(A)量化Zn/Ti紐扣電池老化引起的容量損失的電化學試驗。(B)不同時間老化電池的充放電曲線。充放電速率為10 mA cm-2。(C)10、4、1 mA cm-2三種充放電速率下,電池在不同老化時間后的庫倫效率和容量損失。
采用Zn/Ti紐扣電池、弱酸2 M ZnSO4電解質(zhì)來量化鋅金屬負極的老化過程。首先,在Ti集流體上以4 mAh cm-2沉積鋅金屬作為負極。將電池在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不同時間的老化,后放電到+0.6 V vs. Zn/Zn2+,以剝離負極上剩余的所有鋅金屬(圖1A)。在電流密度為10mA cm-2下將電池充電到4mAh cm-2,然后立即以10mA cm-2放電,此時電池具有相對較高的可逆性(99.2%)。然而,如果老化24h后放電,電池只有25.6%的可逆性。較長的老化時間導致可逆性進一步下降(圖1B)。這種老化引起的容量損失在充電速率較低的電池中更為顯著(圖1C)。老化引起的顯著而快速的鋅負極容量損失嚴重阻礙水系鋅電的發(fā)展,分析診斷電池老化過程中發(fā)生的退化過程,以設計適當?shù)膽獙Σ呗允侵陵P重要的。
圖2解耦合老化導致的容量損失機制。(A)不同老化時間下,由于ZHS/ZHO形成而導致的鋅負極容量損失。(B)橫截面掃描電鏡成像和EDS映射。(C)拆解后電池隔膜的照片和XRD圖譜。(D)“屏蔽鋅”導致的不同老化時間的容量損失。(E)隨著時效時間的變化,可逆鋅、屏蔽鋅和形成ZHS/ZHO之間的鋅金屬分布。(F)老化5天后,不同鋅負載水平的總?cè)萘繐p失。
以往的研究表明,金屬鋅負極在弱酸性ZnSO4基水系鋅電中的主要降解機制是枝晶形成及腐蝕反應。枝晶形成是在電沉積過程中發(fā)生的電化學過程,而腐蝕會導致氧化鋅(ZHO)以及硫酸鋅水合物(ZHS)在負極表面形成。ZHS和ZHO的形成會造成金屬Zn不可逆的消耗,造成負極容量損失。 通過在線質(zhì)譜(MS)測量H2的析出,定量了不同老化時間下由ZHS/ZHO形成引起的不可逆金屬Zn損失。
結(jié)果表明,隨著老化時間增加,ZHS/ZHO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與在相同條件下測得的紐扣電池的總?cè)萘繐p失進行對比,表明ZHS/ZHO的形成只貢獻不到20%的總負極容量損失(圖2A)。老化后Zn負極表面的截面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成像(圖2B)表明,老化120 h后只形成了一層相對較薄的ZHS/ZHO,厚度約為4.8 mm,證實了在老化過程中,只有相對較小比例的金屬鋅被消耗以形成ZHS/ZHO。 拆開放電的紐扣電池后發(fā)現(xiàn),老化電池的鈦集流體和隔膜上發(fā)現(xiàn)了大量殘留的金屬碎屑(圖2C,紅框),而在未老化電池中幾乎沒有發(fā)現(xiàn)金屬碎屑(圖2C,黑框),觀察到的鋅殘留與老化過程密切相關。
XRD表明,這些金屬殘留物主要是鋅金屬(圖2C)。 從紐扣電池中回收鋅負極用H2SO4溶液滴定,收集并測量析出的H2,可以量化每個電池中經(jīng)過老化和電剝離后的剩余金屬鋅。在老化電池中測量到大量的剩余金屬鋅,占老化誘導的總?cè)萘繐p失的80%以上(圖2D)。質(zhì)譜測量表明,老化引起的容量損失主要是由于兩個降解過程:(1)由于形成ZHS/ZHO而導致的Zn損失(圖2A),以及(2)從電化學溶解過程中分離金屬Zn(圖2D)。后一種機制強烈依賴于老化過程,將其稱為“屏蔽鋅”,因為它在電剝離過程中明顯屏蔽了鋅金屬被溶解。“屏蔽鋅”對容量損失的貢獻更大,老化時間越長,這一趨勢越明顯(圖2E)。
圖3原位XCT觀測老化過程中的鋅負極。(A-H)用XCT原位觀測Zn/Ti軟包電池的負極在(A和E)原始,(B和F)充電,(C和G)老化12h和(D和H)放電時的狀態(tài)。Zn/Ti軟包電池(I和J)充電和老化48h后的負極和(K-L)放電后的負極。
在恒壓下對Zn/Ti軟包電池進行充電、老化和放電,利用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XCT)原位監(jiān)測其負極探究老化導致“屏蔽鋅”容量損失的根本原因(圖3A-3H)。原始的負極表面干凈(圖3A和3E),只有一些零星的氣泡在Ti集流體上,清潔表面使得電池在充電時實現(xiàn)均勻鋅沉積。充電后,Zn沉積層表面開始形成新的氣泡(圖3B和3F),老化12 h后,氣泡逐漸增大,并融合成較大的氣泡(圖3C和3G),這些氣泡很可能是在負極腐蝕過程中形成的H2。放電時,大部分沉積鋅不受氣泡的影響,可以完全剝離。
然而,部分沉積鋅被大氣泡掩蓋,無法實現(xiàn)剝離并被屏蔽(圖3D,紅色箭頭),導致在圖2C中觀察到殘留的“屏蔽鋅”覆蓋在隔膜上。 老化48 h后,負極表面出現(xiàn)了數(shù)量更多、尺寸更大的氣泡,導致放電后負極表面保留了更多的“屏蔽鋅”(圖3I和3K)。原位斷層掃描的橫切面顯示了氣泡誘導的“屏蔽鋅”形成的過程:在老化過程中,氣泡在負極表面形成、生長并合并,氣泡覆蓋的區(qū)域不再與ZnSO4電解質(zhì)接觸(圖3J),導致沉積鋅無法剝離(圖3L)。
圖4脫氣實驗。(A)Zn/Ti紐扣電池脫氣實驗。(B)測試過程中鋅金屬界面示意圖。(C)脫氣過程中氣體從電池中析出的光學圖像(紅色箭頭)。(D)光學圖像顯示脫氣使得隔膜上殘留的金屬鋅數(shù)量減少。
為了進一步驗證這種由“屏蔽鋅”導致負極容量損失模型,并更徹底地將其與“死鋅”的金屬鋅損失區(qū)分開來,對老化和剝離后的紐扣電池進行了脫氣實驗。經(jīng)過120h的老化,只有1.91 mAh cm-2(CE=47.8%)的4mAh cm-2鍍鋅保持活性(圖4A)。然后在電解液中脫氣10分鐘,以去除一些積聚在鋅負極表面的H2氣泡。在不施加任何外部壓力的情況下,脫氣過程開始就可以觀察到連續(xù)不斷的氣泡從電池中逸出。脫氣后,電池具有1.35 mAh cm-2的額外放電容量,使整個電池的庫倫效率從47.8%提高到81.6%。
在脫氣電池的隔膜上觀察到“屏蔽鋅”的殘留量明顯減少(圖4D)。脫氣實驗證實了“屏蔽鋅”的形成機制是由于氣泡積聚在負極界面,取代了鋅負極部分的電解質(zhì),阻礙了離子轉(zhuǎn)移。從電池中釋放積聚的氣體可以恢復負極的容量,此時恢復了電解質(zhì)-電極界面,從而允許離子暢通無阻地流向“屏蔽”的鋅金屬(圖4B)。
05
成果啟示
本文解耦和量化了水系鋅離子電池在弱酸性水電解質(zhì)中老化過程對負極容量降解的貢獻。雖然一些損失是由于鋅金屬不可逆地消耗為腐蝕副產(chǎn)物而發(fā)生的,但造成效率損失(超過80%)的更大原因是析出氣體的物理屏蔽效應,氣體阻止了沉積鋅的可逆溶解。了解析出的氣體在電池老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它如何積累并有效地鈍化電池負極的大塊區(qū)域,將對可充電水系鋅離子電池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審核編輯:劉清
-
離子電池
+關注
關注
0文章
69瀏覽量
10224 -
電解質(zhì)
+關注
關注
6文章
810瀏覽量
20048 -
電池充放電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4瀏覽量
9040 -
紐扣電池
+關注
關注
2文章
112瀏覽量
7605
原文標題:Joule:水系鋅電中老化誘導鋅負極損耗的解耦、量化及恢復
文章出處:【微信號: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眾號:鋰電聯(lián)盟會長】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