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新时代网站-首页

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如何使用TTD和PS分層方法幫助消除一些相控陣設計挑戰(zhàn)

jf_pJlTbmA9 ? 來源:jf_pJlTbmA9 ? 作者:jf_pJlTbmA9 ? 2023-07-10 15:03 ? 次閱讀

電子掃描陣列(ESA)中會使用移相器(PS)和實時延遲(TTD)或兩者的組合,在陣列的轉向角限值內使匯聚波束指向目標方向。而用于實現(xiàn)錐形波束的可調衰減器也可被視為波束成形元件。本文將探討在相同的ESA中,在何處以及如何使用TTD和PS分層方法可以幫助消除一些相控陣設計挑戰(zhàn)。

利用基本公式探索可能的使用場景

瞬時帶寬(IBW)可以定義為無需調諧,即可保持在基于系統(tǒng)要求設定的目標性能指標內的頻段。

TTD在該頻率范圍內具有恒定的相位斜率;因此,使用TTD,而非使用PS的ESA實施方案不會出現(xiàn)波束斜視效應。所以,對于高IBW應用,基于TTD的ESA更加方便。

PS在其工作頻率范圍內具有恒定的相位;因此,在整個系統(tǒng)中,特定的移相器設置會導致在不同的頻率下產生不同的波束轉向角。所以,與基于TTD的陣列相比,基于PS的陣列的IBM范圍可能更窄一些。

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波束斜視,可以使用公式1計算,其中Δθ表示峰值斜視角,θ0表示最大波束角,f0表示載波頻率,f表示瞬時信號頻率。

1668481123282314.jpg

使用公式1,可以計算出在最壞情況下,即低頻率邊緣(載波頻率為3GHz,瞬時信號頻率為2.9GHz)下,±30°波束轉向角系統(tǒng)的Δθ約為1.15°,信號頻率為3GHz,IBW為100MHz。在最壞情況下,將波束轉向角調節(jié)到±60°,將IBW調節(jié)到200MHz,會導致約8.11°的波束斜視。很明顯,即使在雷達應用中,TTD也是更合適的選擇??梢哉f,相比TTD,PS的設計簡單和成本優(yōu)勢使其適用于更廣泛的市場,所以ESA主要采用移相器。

如果TTD能夠符合系統(tǒng)要求,那么在相同的信號鏈中使用PS合理嗎?

為了驗證,ADI對一個32 × 32(正方形)的ESA進行試驗,其天線元件之間的柵距(d)為d = λ/2,工作頻率范圍為8GHz至12GHz,掃描角度為±60°,且假定所有場景(圖4)都符合EIRP標準。

在本例中,根據(jù)公式2中給出的均勻線性陣列的半功率波束寬度近似公式,方位角和仰角對應的系統(tǒng)波束寬度分別為? 3.17°(視軸,θ = 0°)和? 6.35°(最大掃描角,θ = 60°),其中N表示一個軸上的元素數(shù),θB表示同一軸上的波束寬度(單位為度)。

1668481118719624.jpg

當每個天線元件都使用6位5.6°LSB PS時,根據(jù)公式3可以計算得出,該陣列的一維最大波束角分辨率θRES_MAX約為? 0.056°。

1668481113281322.jpg

根據(jù)用于時移和相移轉換的方程4,在12GHz時,要獲得0.056°波束角分辨率,需要使用一個約1.3ps LSB TTD來代替5.6°LSB PS。

1668481110947228.jpg

即使在很小的掃描角度下,波束寬度值也遠大于波束角分辨率,將PS與TTD串聯(lián)可以補償波束角分辨率,但會產生額外的波束斜視,也會降低系統(tǒng)的波束角分辨率。實際上,使用分辨率更高的TTD是為了實現(xiàn)更低的量化旁瓣水平(QSLL),而不是為了實現(xiàn)更高的波束角分辨率。隨著頻率升高,相比根據(jù)所需的相位分辨率設計PS,根據(jù)所需的時間分辨率設計TTD來滿足目標QSLL標準相對更加困難;因此,可以將PS和TTD組合使用,不但可以達到目標QSLL標準,而且仍然可以保持合理的波束斜視水平。

在同一個ESA中同時采用PS和TTD是為了在設計具有交叉極化能力的系統(tǒng)時,可以減輕波束斜視。交叉極化是通過在天線元件的V端和H端之間設置90°相移來產生的。在要求的交叉極化帶寬內,使兩端之間的相移盡可能接近90°有助于實現(xiàn)出色的交叉極化隔離,以保證良好運行?;赑S的ESA在頻率范圍內保持恒定相位,所以具有寬帶交叉極性能力(圖1),基于TTD的ESA則不同,只有在單個頻率下,兩端之間才能達到90°(圖2)。圖3所示的架構可用于使用交叉極化,同時消除波束斜視。

1668481104866473.jpg

圖1.天線元件的V和H端使用移相器時的無非斜視寬帶交叉極化

1668481099707058.jpg

圖2.天線元件的V和H端使用實時延遲時的無斜視窄帶交叉極化

1668481095342298.jpg

圖3.天線元件的V和H端的通用leg和移相器的實時延遲可以優(yōu)化波束斜視,并實現(xiàn)寬帶交叉極化能力。

1668481090580244.jpg

圖4.1024 (32 × 32)元件陣列分為16個子陣列,每個子陣列由8 × 8個元件組成。

TTD覆蓋范圍由最低工作頻率下,整個陣列中相距最遠的兩個元件之間的最大延遲ΔtMAX決定。根據(jù)公式5,圖4所示的陣列示例的TTD覆蓋約2.45ns。

1668481086626993.jpg

在不需要交叉極化時,是否能使用TTD取代天線元件中的PS,需要考慮幾點。這種覆蓋意味著很高的損耗,且很難適應天線間距。在給定的覆蓋范圍內,使用6位相位PS的分辨率會帶來一些設計挑戰(zhàn),且會導致TTD中設置多個延遲級。

如果分辨率保持不變,通過減少覆蓋范圍來消除這些缺陷,那么在超過該覆蓋范圍時(使用公式4計算等效相位),則會歸零,然而波束斜視特性會消失。

這種快速分析表明,即使在不需要交叉極化時,在每個天線元件中使用PS,然后在子陣列的通用leg中使用TTD,這種結構非常有效。圖4中的TTD還是需要相同的覆蓋范圍,但現(xiàn)在它們用于匹配子陣列之間相對較大的時間延遲,因此其分辨率要求相對于每個天線元件中的TTD有所放寬。

將相控陣分為子陣列可以降低系統(tǒng)的成本和復雜性,但會導致更高的掃描損耗,且會降低波束轉向分辨率。通過提供更寬的波束寬度,子陣列的波束寬度更寬,對波束斜視效應的耐受性會更高。從子陣列的大小這點來看,波束斜視和波束寬度目標顯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結論

在每個天線元件中采用實時延遲是為了實現(xiàn)無寬帶斜視操作,每個天線元件的V和H端使用移相器,則是為了實現(xiàn)寬帶交叉極化操作。

如果不需要交叉極化,且目標是實現(xiàn)完全無斜視操作,則應采用基于TTD的設計。隨著頻率增大,增加PS有助于滿足QSLL目標,但會影響無斜視操作。

如果需要交叉極化,那么天線的每個極化端都應連接完全一樣的單個PS,且在工作帶寬上實現(xiàn)嚴格的90°相移。在PS的通用leg上增加TTD有助于消除波束斜視。

無論是否需要交叉極化,在子陣列結構中,在天線元件中使用PS,然后在子陣列的通用leg中使用TTD,這會是一種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注意,可以在數(shù)字域中實現(xiàn)TTD功能,所有數(shù)字設計都可以消除TTD和PS,但這會導致系統(tǒng)成本升高。

在深入研究ESA設計面臨的無數(shù)挑戰(zhàn)之前,了解單獨使用TTD或PS與將二者組合使用之間的差異是規(guī)劃系統(tǒng)級波束成形架構的一個重要部分,該架構具有更好的SWaP-C,可以滿足系統(tǒng)要求。

ADI公司提供豐富的解決方案、平臺和產品組合,適用于各種應用中的所有模擬、數(shù)字和混合波束成形ESA,且能夠為整個信號鏈提供定制功率解決方案。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DI
    ADI
    +關注

    關注

    146

    文章

    45819

    瀏覽量

    249749
  • 信號鏈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02

    瀏覽量

    29827
  • ESA
    ESA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7

    瀏覽量

    10025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新人求一些關于ARM學習的一些經驗

    會長期在論壇,無人指導完全自學 希望大家?guī)兔ψ屝〉苌僮?b class='flag-5'>一些彎路 ,希望在論壇認識一些朋友本人Q248288055加下備注謝謝。Ps:感覺小弟羅嗦的就直接看這些吧 : 1、希望大家幫助
    發(fā)表于 06-22 20:06

    總線上的一些錯誤和解決

    關于總線上的一些錯誤發(fā)表圖片:按照網上的方法,最后兩張圖片,雖然解決了怎樣消除錯誤,但是仍然有警告,不知道怎樣解決
    發(fā)表于 02-27 15:31

    分享一些以太網常用的調試方法

    對于單phy的平臺以太網技術已經很成熟,這里提供一些以太網常用的調試方法。幫助客戶快速定位常見問題。 以太網常用的命令有哪些呢?如何對其進行調試呢?
    發(fā)表于 12-29 07:32

    討論物聯(lián)網的機會和挑戰(zhàn),并介紹一些克服這些挑戰(zhàn)方法

    物聯(lián)網正影響著般人的工作、娛樂和生活方式,而且它還是改變企業(yè)業(yè)務運作方式,并在未來數(shù)年中提高盈利的關鍵。隨著情境感知的增強,物聯(lián)網為大量行業(yè)的復雜決策提供寶貴的智慧方案。本文將討論這些機會和挑戰(zhàn),并介紹一些克服這些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09 09:26 ?5244次閱讀

    一些能夠解決生活中一些具體問題的常用算法的整理集合

    這是篇八千字的長文,是一些算法筆記的整理集合,希望能給你幫助。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18 11:41 ?1.8w次閱讀

    一些在文本數(shù)據(jù)量不夠大的時候可用的一些實用方法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展示一些由我自己開發(fā)或是我在文章、博客、論壇、Kaggle和其他一些地方發(fā)現(xiàn)的方法,看看它們是如何在沒有大數(shù)據(jù)的情況下讓深度學習更好地完成我的任務的。其中許多方法都基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19 17:39 ?6754次閱讀
    <b class='flag-5'>一些</b>在文本數(shù)據(jù)量不夠大的時候可用的<b class='flag-5'>一些</b>實用<b class='flag-5'>方法</b>

    基于saber仿真中一些問題的處理方法

    來源:電源網 由于saber仿真要求較高,所以給初學者造成了一些困擾,現(xiàn)在我們交流下一些常見錯誤的解決方法: 1)設置元件屬性時加了單位,這就要抽臉了,初犯可以寬恕。 2)元件名文件名路徑名有重復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0-12 01:57 ?1193次閱讀

    毛刺濾波的一些方法資料下載

    電子發(fā)燒友網為你提供毛刺濾波的一些方法資料下載的電子資料下載,更有其他相關的電路圖、源代碼、課件教程、中文資料、英文資料、參考設計、用戶指南、解決方案等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的電子工程師們。
    發(fā)表于 04-16 08:45 ?12次下載
    毛刺濾波的<b class='flag-5'>一些</b><b class='flag-5'>方法</b>資料下載

    一些對OpenMP進行優(yōu)化的方法

    本文調研了一些對OpenMP進行優(yōu)化的方法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0-18 09:44 ?1730次閱讀

    實時延遲與移相器,推動相控陣設計的兩項關鍵技術

    TTD在該頻率范圍內具有恒定的相位斜率;因此,使用TTD,而非使用PS的ESA實施方案不會出現(xiàn)波束斜視效應。所以,對于高IBW應用,基于TTD的ESA更加方便。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15 09:58 ?1069次閱讀

    多通道RF至比特開發(fā)平臺可實現(xiàn)相控陣的快速原型設計

    未來天線設計的行業(yè)趨勢是相控陣實現(xiàn)。這種技術趨勢,加上上市時間的壓力迫使開發(fā)時間縮短,給相控陣系統(tǒng)的RF設計人員帶來了一些挑戰(zhàn)。與射頻電子相關的一些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09 16:59 ?674次閱讀

    多通道RF至比特開發(fā)平臺可實現(xiàn)相控陣的快速原型設計

    未來天線設計的行業(yè)趨勢是相控陣實現(xiàn)。這種技術趨勢,加上上市時間的壓力迫使開發(fā)時間縮短,給相控陣系統(tǒng)的RF設計人員帶來了一些挑戰(zhàn)。與射頻電子相關的一些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16 16:53 ?729次閱讀

    兩全其美:真正的時間延遲和移相器

    電子掃描陣列(ESA)利用PSTTD或兩者的混合,將求和的光束指向陣列轉向角限制內的所需方向。用于錐形的可調衰減器也可以被視為波束成形元件。本文討論同ESA中TTD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16 17:05 ?2102次閱讀
    兩全其美:真正的時間延遲和移相器

    飛速發(fā)展的HBM仍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

    飛速發(fā)展的HBM仍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22 10:36 ?1757次閱讀
    飛速發(fā)展的HBM仍面臨著<b class='flag-5'>一些</b><b class='flag-5'>挑戰(zhàn)</b>

    單片機“低耦合”的一些方法

    單片機“低耦合”的一些方法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0-17 18:30 ?492次閱讀
    RM新时代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