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鏡是中國古人制作的具有特殊光影效果的銅鏡。它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神奇之處?蘊含了哪些光學和力學原理呢?
-西漢時期的“黑科技”-
“穿衣戴帽,臨鏡觀影”,中國古人使用鏡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發(fā)明煉銅技術之后,聰明的古人便開始鑄造銅鏡,利用平滑光潔的金屬表面來映照自己的形象。
銅鏡由兩面組成,鏡面被打磨得十分光亮;背面,出于托物寄情與美觀需求,裝飾有各種花紋或銘文(器物、碑碣等表面的文字)。其繁復的造型與精湛的做工,絲毫不亞于現(xiàn)代人所使用的玻璃鏡,體現(xiàn)出中國古代工匠高超的冶金工藝與雕刻技巧。
西漢時期(公元前202年—8年),有一類神奇的銅鏡——透光鏡,只要迎著日光或者其他光源,與鏡面相對的墻壁上就會映出銅鏡背面的花紋或銘文,光源仿佛穿透了鏡體。
北宋科學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提出:
清代學者鄭復光在《鏡鏡詅(líng)癡》一書中除了支持沈括的說法之外,還強調:
1 知識拓展世界古代銅鏡
世界古代銅鏡大致分為東、西方兩大體系。西方體系以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以及西亞等國的圓板具柄鏡為代表。東方銅鏡體系以中國圓形具鈕銅鏡為代表,盡管在不同時期,中國銅鏡曾出現(xiàn)過方形鏡、花形鏡、有柄鏡,但圓形具鈕銅鏡一直是銅鏡的重要形式,直到唐宋時期才出現(xiàn)帶柄銅鏡。
中國古代銅鏡曾廣泛流傳到周圍地區(qū),西亞、中亞、西伯利亞、蒙古國、朝鮮半島、越南等地都發(fā)現(xiàn)過中國銅鏡。特別是日本,自彌生時代(公元前300—250年)以來,大量從中國輸入銅鏡,將其視為神器或寶物,并在本地仿制。
與其他青銅器相比,銅鏡的錫含量較高,更容易讓鏡面光亮。戰(zhàn)國以后,銅鏡合金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含鉛的高錫青銅,主要制于戰(zhàn)國至漢、唐,成分約為銅66%~72%,錫20%~26%,鉛4%~8%;另一種是含錫的鉛青銅或錫黃銅,主要制于宋至明清,含鉛、鋅達20%以上,錫含量則降至6%~13%。
一般來說,制鏡合金以前者為佳。因為當錫含量達到20%或稍高時,銅錫合金顏色亮白,硬度較高,研磨過后不會留下明顯痕跡。含有少量鉛,可增加耐磨性。
第二種合金則更軟,不易拋光,顏色褐黃。宋鏡紋飾不如漢唐精致,與此有關。不過從另一方面講,這種合金也有其可取之處,質軟便有不易碎裂的優(yōu)點。
-“鑄造”一面透光鏡-
透光鏡是用銅、錫等合金鑄造而成的,按理說光線根本無法穿過。那么,透光鏡的奧秘究竟是什么呢?
要鑄造出一面透光鏡,有幾個關鍵要素。
第一,透光鏡在造型上要具有凸面、薄體、寬邊的特征,而且紋飾還要滿足同心圓分布的結構,這樣才能產(chǎn)生顯著的環(huán)向鑄造殘余應力(如圖所示)。漢代以后的銅鏡紋飾復雜,鏡體變得大而平,失去了相應的結構,也就無法透光。
第二,在澆鑄過程中,由于透光鏡鏡體較薄,冷卻得快;鏡緣較厚,冷卻得慢,鏡緣逐漸收縮時,鏡體已經(jīng)凝固,有一定硬度,這樣鏡緣對鏡體產(chǎn)生一種緊箍作用,而鏡體對鏡緣有了反方向的支撐作用。銅鏡內部產(chǎn)生的這種相互作用力,就是鑄造殘余應力,它使鏡體在原來上凸鏡面基礎上進一步向上拱起。
第三,在打磨過程中,透光鏡的鏡體變薄、硬度降低,但有紋飾的地方較厚、較硬,不易變形,沒有紋飾的地方較薄,變形較大,從而使鑄造殘余應力得到釋放,令鏡體產(chǎn)生細微形變——薄的地方拱起較多,厚的地方拱起較少,形成了鏡面的凹凸不平,這種形變肉眼很難看到。
當光源照射鏡面時,有紋飾的地方凸起較小,比較平坦,反射光集中,反射到墻上的光明亮;無紋飾的地方凸起較多,反射光分散,反射到墻上的光比較暗。于是,墻上便呈現(xiàn)出與鏡子背面完全相同的圖案,感覺就像是光透過鏡子,把背面圖案投射到了墻上。
中國古人制造的透光鏡,是世界青銅發(fā)展史中絢麗的一頁,是中國古代科技的瑰寶。通過它,我們看到中國古人博大卓絕的智慧與審慎求索的精神在閃耀著光輝!
1 知識拓展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從一種介質射到另一種介質表面時,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質中傳播的現(xiàn)象,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兩種。
鏡面反射是指平行光線射到光滑表面上時,反射光線也是平行的。例如,陽光照射到玻璃幕墻就是鏡面反射。
漫反射是指平行光線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時,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例如,電影屏幕就是漫反射。
編輯:黃飛
-
Plus
+關注
關注
0文章
65瀏覽量
34765 -
光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703瀏覽量
67766
原文標題:銅鏡PLUS——透光鏡
文章出處:【微信號:bdtdsj,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