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器件(Optoelectronic Devices)是以光-電子(或電子-光)轉換效應為工作原理的各種功能器件的統(tǒng)稱。早在19 世紀末人們就已經(jīng)開始研究硒(Selenium)的光電現(xiàn)象,并導致了后來硒光電池的應用,這比晶體管的發(fā)明早近80年。但由于當時的認知水平相當有限,光電器件的發(fā)展較為緩慢。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赫茲(Heinrich R. Hertz) 在進行電磁波實驗時,觀測到電子在光輻射下從物體表面逃逸的情況,從而揭示了光電器件的物理基礎—光電效應。1916年,阿爾伯特 ?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依據(jù)量子理論完善了光子與物體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將光電效應的本質展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并因此獲得 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20世紀 30 年代后,人們對半導體物理特性的研究,特別是對半導體光學性質的研究,進一步夯實了光電器件的物理基礎。
光電效應劃分為光生伏特效應、光電導效應和光電子發(fā)射效應。根據(jù)工作機制以及應用的差異,光電器件主要歸為三類。第一類器件為光電探測器或光電接收器,如雪崩光電二極管 ( Avalanche Photodiode, APD)等,目前廣泛應用于傳感、探測及通信領域。受到輻射后,這一類器件的電學性質可以發(fā)生改變,從而將探測到的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再通過電信號的分析結果獲取所需信息。第二類器件為電致發(fā)光器件,可實現(xiàn)電信號到光信號的轉換。發(fā)光二極管 (LightEmitting Diode, LED)和激光二極管(Laser Diode, LD)是其典型代表。發(fā)光二極管具有壽命長、成本低、光譜范圍寬等諸多優(yōu)點,廣泛用于顯示和照明等領域。激光二極管的光譜較窄、方向性強,廣泛應用于大容量、長距離的光纖通信系統(tǒng)以及光電集成電路。第三類器件以太陽電池(Solar cell)為代表,實現(xiàn)了光能到電能的轉化并可將其進行存儲。這類器件能把太陽能以較高的效率直接轉換成電能,以低運行成本提供電力。
如今,光電器件已經(jīng)滲透到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如遙感、制導、紅外探測、醫(yī)療檢測、手機、相機、家用攝像機、顯示器等,應用范圍從軍事國防擴展到民用商品,產(chǎn)業(yè)結構與規(guī)模日益龐大。與此同時,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原理的不斷發(fā)現(xiàn)與應用,各種高性能光電器件將不斷涌現(xiàn)。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光電器件
+關注
關注
1文章
178瀏覽量
18506 -
激光二極管
+關注
關注
8文章
184瀏覽量
35304 -
光信號
+關注
關注
0文章
438瀏覽量
27787
原文標題:光電器件,光電元件,Optoelectronic Devices
文章出處:【微信號:Semi Connect,微信公眾號:Semi Connec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