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冒泡排序是一種交換排序。
什么是交換排序呢?
交換排序:兩兩比較待排序的關鍵字,并交換不滿足次序要求的那對數(shù),直到整個表都滿足次序要求為止。
算法思想
它重復地走訪過要排序的數(shù)列,一次比較兩個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走訪數(shù)列的工作是重復地進行直到沒有再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數(shù)列已經排序完成。
這個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為越小的元素會經由交換慢慢“浮”到數(shù)列的頂端,故名。
假設有一個大小為 N 的無序序列。冒泡排序就是要每趟排序過程中通過兩兩比較,找到第 i 個?。ù螅┑脑?,將其往上排。
以上圖為例,演示一下冒泡排序的實際流程:
假設有一個無序序列 { 4. 3. 1. 2, 5 }
第一趟排序:通過兩兩比較,找到第一小的數(shù)值 1 ,將其放在序列的第一位。
第二趟排序:通過兩兩比較,找到第二小的數(shù)值 2 ,將其放在序列的第二位。
第三趟排序:通過兩兩比較,找到第三小的數(shù)值 3 ,將其放在序列的第三位。
至此,所有元素已經有序,排序結束。
要將以上流程轉化為代碼,我們需要像機器一樣去思考,不然編譯器可看不懂。
假設要對一個大小為 N 的無序序列進行升序排序(即從小到大)。
(1) 每趟排序過程中需要通過比較找到第 i 個小的元素。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外部循環(huán),從數(shù)組首端(下標 0) 開始,一直掃描到倒數(shù)第二個元素(即下標 N - 2) ,剩下最后一個元素,必然為最大。
(2) 假設是第 i 趟排序,可知,前 i-1 個元素已經有序?,F(xiàn)在要找第 i 個元素,只需從數(shù)組末端開始,掃描到第 i 個元素,將它們兩兩比較即可。
所以,需要一個內部循環(huán),從數(shù)組末端開始(下標 N - 1),掃描到 (下標 i + 1)。
核心代碼
publicvoidbubbleSort(int[]list){
inttemp=0;// 用來交換的臨時數(shù)
// 要遍歷的次數(shù)
for(inti=0;i
// 從后向前依次的比較相鄰兩個數(shù)的大小,遍歷一次后,把數(shù)組中第i小的數(shù)放在第i個位置上
for(intj=list.length-1;j>i;j--){
//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前面的數(shù)大于后面的數(shù),則交換
if(list[j-1]>list[j]){
temp=list[j-1];
list[j-1]=list[j];
list[j]=temp;
}
}
System.out.format("第 %d 趟: ",i);
printAll(list);
}
}
冒泡排序算法的性能
時間復雜度
若文件的初始狀態(tài)是正序的,一趟掃描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關鍵字比較次數(shù)C和記錄移動次數(shù)M均達到最小值:Cmin = N - 1, Mmin = 0。所以,冒泡排序最好時間復雜度為O(N)。
若初始文件是反序的,需要進行 N -1 趟排序。每趟排序要進行 N - i 次關鍵字的比較(1 ≤ i ≤ N - 1),且每次比較都必須移動記錄三次來達到交換記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和移動次數(shù)均達到最大值:
Cmax = N(N-1)/2 = O(N2)
Mmax = 3N(N-1)/2 = O(N2)
冒泡排序的最壞時間復雜度為O(N2)。
因此,冒泡排序的平均時間復雜度為O(N2)。
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當數(shù)據(jù)越接近正序時,冒泡排序性能越好。
算法穩(wěn)定性
冒泡排序就是把小的元素往前調或者把大的元素往后調。比較是相鄰的兩個元素比較,交換也發(fā)生在這兩個元素之間。
所以相同元素的前后順序并沒有改變,所以冒泡排序是一種穩(wěn)定排序算法。
優(yōu)化
對冒泡排序常見的改進方法是加入標志性變量exchange,用于標志某一趟排序過程中是否有數(shù)據(jù)交換。
如果進行某一趟排序時并沒有進行數(shù)據(jù)交換,則說明所有數(shù)據(jù)已經有序,可立即結束排序,避免不必要的比較過程。
核心代碼
// 對 bubbleSort 的優(yōu)化算法
publicvoidbubbleSort_2(int[]list){
inttemp=0;// 用來交換的臨時數(shù)
booleanbChange=false;// 交換標志
// 要遍歷的次數(shù)
for(inti=0;i
bChange=false;
// 從后向前依次的比較相鄰兩個數(shù)的大小,遍歷一次后,把數(shù)組中第i小的數(shù)放在第i個位置上
for(intj=list.length-1;j>i;j--){
//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前面的數(shù)大于后面的數(shù),則交換
if(list[j-1]>list[j]){
temp=list[j-1];
list[j-1]=list[j];
list[j]=temp;
bChange=true;
}
}
// 如果標志為false,說明本輪遍歷沒有交換,已經是有序數(shù)列,可以結束排序
if(false==bChange)
break;
System.out.format("第 %d 趟: ",i);
printAll(list);
}
}
完整參考代碼
packagenotes.javase.algorithm.sort;
importjava.util.Random;
publicclassBubbleSort{
publicvoidbubbleSort(int[]list){
inttemp=0;// 用來交換的臨時數(shù)
// 要遍歷的次數(shù)
for(inti=0;i
// 從后向前依次的比較相鄰兩個數(shù)的大小,遍歷一次后,把數(shù)組中第i小的數(shù)放在第i個位置上
for(intj=list.length-1;j>i;j--){
//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前面的數(shù)大于后面的數(shù),則交換
if(list[j-1]>list[j]){
temp=list[j-1];
list[j-1]=list[j];
list[j]=temp;
}
}
System.out.format("第 %d 趟: ",i);
printAll(list);
}
}
// 對 bubbleSort 的優(yōu)化算法
publicvoidbubbleSort_2(int[]list){
inttemp=0;// 用來交換的臨時數(shù)
booleanbChange=false;// 交換標志
// 要遍歷的次數(shù)
for(inti=0;i
bChange=false;
// 從后向前依次的比較相鄰兩個數(shù)的大小,遍歷一次后,把數(shù)組中第i小的數(shù)放在第i個位置上
for(intj=list.length-1;j>i;j--){
//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前面的數(shù)大于后面的數(shù),則交換
if(list[j-1]>list[j]){
temp=list[j-1];
list[j-1]=list[j];
list[j]=temp;
bChange=true;
}
}
// 如果標志為false,說明本輪遍歷沒有交換,已經是有序數(shù)列,可以結束排序
if(false==bChange)
break;
System.out.format("第 %d 趟: ",i);
printAll(list);
}
}
// 打印完整序列
publicvoidprintAll(int[]list){
for(intvalue:list){
System.out.print(value+"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 初始化一個隨機序列
finalintMAX_SIZE=10;
int[]array=newint[MAX_SIZE];
Randomrandom=newRandom();
for(inti=0;i
array[i]=random.nextInt(MAX_SIZE);
}
// 調用冒泡排序方法
BubbleSortbubble=newBubbleSort();
System.out.print("排序前: ");
bubble.printAll(array);
// bubble.bubbleSort(array);
bubble.bubbleSort_2(array);
System.out.print("排序后: ");
bubble.printAll(array);
}
}
運行結果
-
排序
+關注
關注
0文章
31瀏覽量
9707
原文標題:詳解冒泡排序
文章出處:【微信號:TheAlgorithm,微信公眾號:算法與數(shù)據(jù)結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