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寬帶定位是一種非常先進而且精準的技術,可以滿足現(xiàn)在各種遠距離無線通信的需求。在使用具有優(yōu)勢的超寬帶定位技術時,要想獲得精確的定位就要使用合理的算法,那么有哪些常見的超寬帶定位算法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幾個常見算法。
超寬帶定位有哪幾種常用的算法
1、RSS法
超寬帶定位在使用RSS算法的時候可以通過測量節(jié)點間的能量來估計目標與接收機之間的距離,由于接收信號的強度與傳播的距離成反比,因此,距離的估算可以通過發(fā)射信號的強度和接收信號的強度利用衰減模型繁衍得到。超寬帶定位的這種算法操作簡單,而且成本也很低,但是在計算時需要考慮多徑衰弱和陰影效應的影響。
2、AOA法
AOA算法能測量未知點和參考點之間的角度并計算目標的位置。超寬帶定位系統(tǒng)通過多個基站測量從定位目標最先到達接收機的信號的到達角度,從而估計出定位目標的位置。如果區(qū)域內(nèi)的障礙物比較少,則可以利用AOA算法獲得較高的定位精度,但是如果定位區(qū)域內(nèi)的障礙物比較多,那么就要考慮多徑效應的影響。
3、TOA/TDOA法
當超寬帶定位使用AOA方法來計算時,由于多路徑效應和接收機天線的限制,往往需要較多的傳感器同時工作,這樣會增加系統(tǒng)的應用成本。而利用TOA/TDOA聯(lián)合定位算法,可以減少同時工作的傳感器數(shù)量,并且獲得待定位目標的三維坐標。
TOA即“到達時間”,這種方式定位是通過Anchor和Tag之間的多次通信實現(xiàn)的,如下圖:
1、Anchor首先發(fā)給Tag一個包,同時記錄下Anchor當前的時間信息,記為T1。
2、Tag收到基站的信息,返回一個ACK。
3、 Anchor收到Tag的ACK,記錄當前的時間信息,記為T2。
4、Anchor計算時間差Tr = T2 - T1,并且根據(jù)此計算出距離。
d = c * Tr / 2 其中c為光速。
當然,實際應用中為了更加靠譜,往往不僅僅是利用兩次通信來測距,還會有更加復雜的多次通信來提高精度。
對于空間定位,只需要利用SX(球面相交法)便可以得出最后的坐標。
可見,為了一次定位,每個Anchor和Tag之間要進行兩次通信,故又將這種定位方式稱為“Two-way-ranging”。這種定位的優(yōu)勢在于其實現(xiàn)的便捷性和對硬件的寬容,只需要有幾個擺放在不同位置的Anchor和一個Tag便可進行定位,而缺點嘛。。。首先自然是定位速度了,其次,由于每次通信的質(zhì)量無法保證,而一對Anchor/Tag又無法做自我的校準,精度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TODA即“到達時間差”,這種方式的一次測距是由兩個Anchor和一個Tag實現(xiàn)的。在這種模式下,多個時鐘完全同步的Anchor同時接受來自一個Tag的包,對于不同位置的Anchor,同一個Tag的同一次廣播包到達的時間是不同的,所以便有有以下算法:
1、Tag發(fā)出一個廣播包。
2、 兩個Anchor接收到同一個包,Anchor1接收到的時間為T1,Anchor2接收到的時間為T1。
3、計算時間差Td = T2 - T1。
4、 對于至少四個Anchor,可以得到三組這樣的兩兩之間的信息。
5、通過數(shù)學方法(multi-lateration)可以解算出Tag的空間坐標。
由于算法比較復雜,這里不再贅述。由此可見,TDOA的優(yōu)勢首先在于一次定位的通信次數(shù)顯著減少,其次由于是用時間差而非絕對時間進行測距,其精度也比TOA高出一些。但優(yōu)勢總是以一些代價換來的,TDOA系統(tǒng)中各個Anchor的時鐘必須嚴格同步,由于這種定位本質(zhì)上是依賴于光速的,所以1ns的固有時鐘誤差便可以造成30cm的固有距離誤差,這一點顯然是不可接受的。而要打造一個間距比較大的精確同步系統(tǒng)成本又是比較高昂的。
-
RSS
+關注
關注
1文章
33瀏覽量
12339 -
TOA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14534 -
AOA
+關注
關注
1文章
61瀏覽量
13926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