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制程的演化,從微米、亞微米、深亞微米,到193nm、157nm、90nm,再到最近幾年的12nm、7nm、4nm,都在按照摩爾57年前說的這段預言演進。
在高通舉辦的520驃龍之夜大會上,世界最先進的半導體研究公司IMEC (比利時微電子中心)在峰會上展示了最新的芯片工藝路線圖。芯片制程代表著芯片的性能和功耗,從路線圖來看,要達到1nm制程,還得6年,而到了2036年,芯片制程可能會突破到0.2nm。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于半個世紀前提出來的。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的數(shù)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比欢?,摩爾定律并不是科學論證的結果,而是根據(jù)現(xiàn)象推測出的規(guī)律。事實上,為了提高集成度,晶體管的體積越做越小,當其足夠小時,量子效應就會出現(xiàn)。電子將不再受歐姆定律控制,由于電子具有隧穿效應,將穿越計算單元之間的壁壘,導致計算產(chǎn)生錯誤。量子效應嚴重制約了計算機繼續(xù)按照摩爾定律發(fā)展。然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阻礙傳統(tǒng)計算機發(fā)展的量子效應,反而為量子計算機的構想打開了思路。
摩爾定律是一個直白的技術發(fā)展走勢預測,而在過去幾十年里,每一次芯片工程師設計出性能加倍的芯片之時,它總會被他們反復提起。久而久之,因反復被驗證,摩爾定律被業(yè)內奉為“黃金定律”。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Berkeley Na TIonal Laboratory)的 - -個研究團隊一已經(jīng)成功研制出柵極(晶體管內的電流由柵極控制)僅長1納米的晶體管,號稱是有史以來最小的晶體管。
于是許多人都認為,摩爾定律已經(jīng)走向盡頭。
文章綜合DIGITALCHAT、新華財經(jīng)、鎂客網(wǎng)、豆丁網(wǎng)
編輯:黃飛
-
摩爾定律
+關注
關注
4文章
634瀏覽量
78998 -
1nm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瀏覽量
3914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