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京東零售 盧楠
前言:
我在京東工作已經(jīng)來到第8個年頭,從2016年的實習生到如今負責部門整體架構,這段職業(yè)旅程中充滿了感悟。 簡單回顧我的個人成長里程碑:2017年正式加入京東后,從一名新人開始,逐步了解公司的業(yè)務、文化,以及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職場人;19-21年,我開始負責一塊完整的業(yè)務,并逐漸成長為小組負責人; 2022年開始負責整個部門的架構,并且開始參與一些公司核心項目的設計與落地。 這一路走來經(jīng)歷的挫折與收獲也讓我能夠更加理性地去看待職業(yè)發(fā)展,自認為資歷尚淺,在這里簡要談談我的心得體會,希望能為大家?guī)硇┰S啟發(fā)。
?
?
一、職業(yè)生涯三階段
我習慣于把職業(yè)生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分別是融入期(0-0.5年)、突破期(0.5年-3年)和成熟期(3年以上)
【融入期】-- 建立信任、找準定位
作為新人,我們在這一階段更多地是執(zhí)行者的角色,完成標準化任務;關鍵點在于找準個人定位、建立信任以及適應公司文化,做一個靠譜和專注的職場人。
?建立信任:信任是協(xié)作的基礎,無論是面對合作方還是上級或是下屬,只有建立起彼此間的信任,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任務。我們可以通過高效完成工作、積極溝通和展現(xiàn)專業(yè)能力,逐步建立信任。
?找準定位:每個人在團隊中都有其獨特的角色和職責。新人要盡快找準自身在團隊中的定位,由此來制定目標。 這個定位不僅僅是崗位職能賦予我們的,更多時候是要多方面考慮團隊需要什么樣的人,以及我是否能勝任這個角色,需要從專業(yè)力、組織力乃至方方面面來進行適配。 一臺精密的儀器需要的零部件往往不是那么規(guī)則的圓形或者方形,努力讓自己成為一顆形狀不規(guī)則但又很契合的齒輪。
?適應公司文化:每個公司都有其獨特的企業(yè)文化和價值觀,新同事可以盡快熟悉這些內(nèi)容,以便更好地融入團隊。 “入鄉(xiāng)隨俗”并不是隨大流,想要大干一場首先得融入集體。
?
【突破期】-- 主動出擊、設定目標
我認為這一個時期也是分化期,我們需要開始獨當一面,學會多觀察,并且主動出擊。
?主動性:在分化期,主動性是能否突破的決定性因素。想要脫穎而出,必須主動尋求機會,不能被動等待機會降臨。如果只完成上級安排給我們的工作,從成長的角度來說很難獲得能力的增量,也就永遠都走不到下一個階段。一方面要有強烈的把問題搞明白的自驅力,另一方面,解決問題時盡量做到120%,提一些別人想不到的方法,做一些別人沒想到的事情,而不是簡單地執(zhí)行。
?制定長期目標:這一時期務必制定2個長期目標,一個是業(yè)務層面,一個是個人層面。業(yè)務層面來看,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實際的業(yè)務問題,即使我們屬于技術體系,最終目的仍然是支持和推動業(yè)務發(fā)展。因此,業(yè)務層面的長期目標應當與部門以及整個公司的戰(zhàn)略目標保持一致。從個人層面來看,我們也需要設定長期的職業(yè)發(fā)展目標,有條理地規(guī)劃職業(yè)發(fā)展路徑,二者相輔相成。
?尋找標桿:標桿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某些特質或行為模式,可以觀察身邊優(yōu)秀同事的優(yōu)點,把他們作為我們學習的對象。 例如,某位同事在文檔整理方面做得非常好,就可以向他學習這方面的技巧; 某位同事在與人溝通過程中總能如魚得水,說明他的情商和社交智慧可能遠超平均值。 同時很多人的成功也是因為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小習慣,比如有些人會把每天遇到的問題記下來,定期復盤;有的同事每天早上閱讀行業(yè)前沿資訊和論文,保持對技術的敏感性;有些同時在遇到?jīng)_突時總能切中要害并平復自身情緒優(yōu)雅地解決問題。我們在觀察到這些優(yōu)秀的特質時,不妨深入分析其內(nèi)在的處事邏輯并為我所用,這些微小的增量編織成的東西就叫做“成長”。
?
【成熟期】-- 多元發(fā)展、持續(xù)成長
工作三年以上,我們已經(jīng)形成了較為穩(wěn)定的職業(yè)路徑。這一時期我們要做一個多面手,不斷擴展視野和強大自身的軟實力。
?持續(xù)學習:即使成為管理者,也不能忽視技術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在快速變化的技術領域,持續(xù)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定期參加培訓課程、閱讀行業(yè)資訊、參與技術實踐等都是保持專業(yè)敏感度的有效方法。 對于專業(yè)人才,專業(yè)力是立身之本,失去專業(yè)力也就失去了判斷力和決策力。
?尋找正反饋:除了“升職加薪”外,我們還要找到能夠定期獲得正反饋的通路。比如通過幫助他人解決難題、分享經(jīng)驗來獲得成就感, 每一次的正反饋可以不那么強烈,但務必要持續(xù),這是我們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這份事業(yè)的持久動力。
?充分利用資源:在一個團隊中,成事需要大家要各司其職,充分利用組織的力量,避免個人英雄主義。我們要主動與其他部門合作,利用公司內(nèi)部的各種工具和平臺,提高工作效率。
?
二、元能力:貫穿整個職業(yè)生涯的能力項
分享4個我認為需要始終關注并提升的元能力,這些能力貫穿整個職業(yè)生涯。
?
【糾偏力】
糾偏 = 認知 + 反思 + 勇氣。
首先是認知能力: 認知其實是比較虛的一個概念,字面意思就是“認識”(意識)和“知識”,其中“知識”是我們長年累月通過外界輸入得到的信息,而“意識”則是將信息轉化為判斷以及決策的思維方式。 提高認知的過程就是豐富知識體系以及基于信息做出正確判斷的訓練過程。 “糾偏”的第一步是知道什么是“偏”,即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而這一項幾乎是我們一生的課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觀察,多思考,多實踐”。
其次是自我反?。?/strong>定期停下來審視自己的行為和決策,同時觀察他人如何行事。 這一條說來簡單,但在充滿壓力和挑戰(zhàn)的工作中,我們經(jīng)常會忘記or主動逃避這一點。 由于信息輸入、自身情緒、周邊環(huán)境的不同,事后去看待一件事情有時候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時?;仡^看看,避免自己已經(jīng)脫軌很久而不自知。
最后,也是我認為最關鍵的一點,即勇于走出舒適區(qū): “偏”,大多數(shù)時候意味著舒適和慣性,人們往往因為習慣和安逸而偏離正軌,就像被蒙住眼睛的人難以直線行走一樣,我們也會因慣性而偏離目標。 因此,想要回到正確的道路上,就必須克服舒適感帶來的惰性。
?
【換位思考】
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往往可以得到更完備的答案,換位思考是簡單又萬能的行為標尺,這一點在我們個人成長及情商培養(yǎng)中也極為重要。比如讓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景時,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立場、更有效地傳達信息。
?發(fā)生矛盾時: 想想如果我是 Ta,我會怎么做,以及為什么這么做
?匯報/演講時:想想如果我是 Ta,我想聽什么內(nèi)容,以及會有什么樣的基礎認知
?溝通協(xié)作時:想想如果我是 Ta,采取了我的方案會有什么樣的利和弊
?寫代碼時:想想如果我是reviewer,我希望看到什么樣的代碼
當換位思考成為一種條件反射時,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的推進在不知不覺中變得順利而絲滑。
【在短時間內(nèi)把復雜問題描述清楚】
能否快速清晰地表達復雜問題往往決定了是否能抓住機會,并確保我們的想法被準確理解和接納。采用STAR法則(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來構建敘述結構,有助于聽眾更好地把握要點。 S和T決定了聽眾的興趣, A和R體現(xiàn)我們的價值。S和T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對于那些不熟悉你專業(yè)領域的聽眾來說,明確闡述背景和挑戰(zhàn)是吸引他們注意力的關鍵。 當然,平日需要注重對演講能力的訓練,這一項無法臨時抱佛腳。 對于性格內(nèi)向的人來說,更應該主動尋找機會鍛煉這方面的能力。通過不斷實踐,我們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溝通效率和影響力。
?
【敢拼、敢當】
拼搏:有時當上級要求我們加倍努力時,可能會下意識感到壓力巨大甚至反感,以及會擔心這種付出是否值得。在我看來,拼搏不僅僅是單純的奉獻,很多挑戰(zhàn)實際上是我們個人成長和職業(yè)發(fā)展中的寶貴機會。大部分人的職業(yè)生涯長度差別不會太大,而為拼搏付出的額外精力,某種程度上也是變相延長了職業(yè)發(fā)展的時間,換句話說是“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勵方式,它能幫助我們以更加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工作中的各種挑戰(zhàn)。
擔當:擔當是信任的基礎,而信任是一切的基礎。 相信不會有人會愿意和一個沒有擔當?shù)娜斯彩?,“遇事能上,出事能抗”都是作為一個職場人最基本的要求。 趨利避害的本能可能會促使我們下意識逃避風險與責罰,但長期來看,勇于承擔和面對是更加正確的選擇,坦蕩的犯錯者永遠比怯懦的偽裝者更值得尊敬。
?
三、一些職場建議
在職場中,我們通常會面對四個主要方面:事、人、自我以及環(huán)境。下面我將根據(jù)這四個方面來分享一些心得:
?
【對“事”】
?觀察團隊里最缺少什么樣的人/能力,往往這是一條“捷徑”。如果能找到這一點,且有能力能做到,那就能更快地取得一些成果。
?在前期精力足夠的情況下,只要是和自己工作沾邊的事情,都值得去了解一下。在職業(yè)生涯初期,負責的項目相對簡單,這時應該盡可能多地了解與自己的崗位乃至行業(yè)相關的知識,有助于未來處理更復雜的任務,為我們的職業(yè)發(fā)展夯實基礎。
?機遇并不是一個完全隨機的東西,人和人之間機遇的差異大多來自于信息不對稱。那些能夠更早、更準確地獲取并利用關鍵信息的人,往往能夠抓住更多的機會。我們可以建立廣泛的人脈網(wǎng)絡、持續(xù)學習以及保持對行業(yè)動態(tài)的高度敏感,有效地減少這種信息不對稱,為自己創(chuàng)造更多有利條件。
?職場里不光有“對”和“錯”,往往更應該考慮的是“利”和“弊”。很多時候,需要從不同角度(個人、團隊或公司層面)綜合考慮問題,做出最合適的決策,避免陷入“對”與“錯”的絕對思維中。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原則和底線是非常重要的。
?要有把工作和生活分開的能力,這樣才能走得更遠。這并不意味著下了班就完全和工作隔絕,而是盡量不把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帶到生活里去,因為這樣會反過來影響個人幸福感和工作效率。 當然想真的做到這種平衡非常難,到目前為止我也依然走在努力駕馭情緒的路上。 可以適當把生活那一part填的更滿更充實一些, 累的時候,我會一邊看著B站的消遣視頻一邊琢磨一些做飯的新花樣,在煙火氣中消解壓力,放空自己。 具體的形式因人而異,核心點在于我們在生活中也要找到獲取正反饋的通路,生活里有了期待的事,情緒的重心自然就會平衡。
?
【對“人”】
?“第一印象” 非常重要。比如在轉正答辯、晉升述職這樣的場合,給上級和其他同事留下良好印象非常重要。因為可能在很長的一個階段內(nèi),他對你的“畫像”都定格在第一印象的時間點,后續(xù)想要去改變這種“偏見”需要付出五倍乃至十倍的努力,當然這里不是說要吹捧自己,在保證真實性和專業(yè)性基礎之上,要把自己更好地展示出去。
?遇到你覺得“不好”的人,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只是因為立場問題做出讓你不舒服的事情,不必糾結。理解他人的立場有助于減少誤會和沖突。當出現(xiàn)分歧時,試著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可以幫助雙方找到共鳴點,同時理解他人往往也是與自己“和解”。
不用怕“得罪”他人。我們工作一定不是為了來交朋友的,由于思維方式和職能的不同,分歧和不愉快的情況往往難以避免,對事不對人,先禮后兵是遇到?jīng)_突時的基本法則。特別是在技術團隊中,同事們往往比較內(nèi)向,可能導致在面對分歧時更加謹慎,甚至有時會過于擔心發(fā)生沖突。 我們需要明確表達立場,一切都是為了項目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人。另外需要注意溝通的藝術,盡量在比較溫和的環(huán)境里去解決,如果不行,該辯論就辯論。
?朋友往往是和我們相似的人,能學習的東西不多,向“對手”學習。這里的“對手”不是指敵對的人,而是在某些方面與我們有不同觀點、技能或經(jīng)驗的人。他們可能是工作中的競爭者、行業(yè)內(nèi)的其他專家,或者是擁有不同背景和思維方式的同事。通過觀察和學習這些人的長處,我們能獲得新的視角和方法,有助于打破思維定式,激發(fā)創(chuàng)新。
?要充分給出組織/上級“給你分配資源的理由”,這個理由還要能說服團隊里的其他人。 我們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適當?shù)卣故咀约旱哪芰Γ约盀椴块T為他人解決問題來證明自己對這個團隊的價值。最令人滿足的不是得到好的績效,而是“所有人都覺得他應該得到好的績效”。
?
【對“己”】
?對自己不妨“先斬后奏” 。 在不過分超出能力范疇的情況下,先做出承諾,再逼自己完成這件事。 即使一開始感到不安,也不要輕易拒絕新的機會。 比如我受邀進行一次公開場合的分享,第一反應往往是抗拒,因為下意識擔心表現(xiàn)得不好會給部門/自身帶來不利的影響,但理性告訴我這是自我提升的好機會,而且我知道只要稍加努力我是可以做到的,因此我會先答應下來,然后逼迫自己去做準備和改進。 自工作以來,這一個技巧讓我受益良多。
?盡量保持邊界感,邊界清晰才能維持專注。邊界感主要來自于崗位職能的定位,雖然在一些需要協(xié)作的工作上這種邊界會有些模糊,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邊界”還是可以摸索的。 如果遇到職責之外的任務被推給你,應該客觀判斷這項任務是否真的屬于你的職責范圍,如果不屬于,你需要找到合適的人來承擔這項工作,這也是一個龐大的組織進行職能拆分的目的,不然對于自身乃至對于公司都是一種資源錯配。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務必確保工作承接順利,跟進到有專業(yè)的人接手為止。
?如果對環(huán)境不滿意,盡量改變自己來適應環(huán)境。 有些人在遇到個人意志與環(huán)境不匹配時,可能希望能夠改變環(huán)境,但從現(xiàn)實來看個人力量往往難以實現(xiàn)這一點,更實際的做法是考慮如何在現(xiàn)有環(huán)境中找到最佳的發(fā)展路徑。
?避免“完美主義”陷阱。 剛進入職場的時候,為了盡量成為“優(yōu)秀”的人,我會努力把所有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這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好事,但同時也伴隨著一個很致命的問題,就是很難接受他人的負面評價。 很多時候會錯誤地把別人對自己的忠告看成是“挑刺”和“針對”,沉浸在“因為我全心全意投入,所以結果一定良好”的邏輯陷阱里, 這是一種自大,也是因為認知缺陷而導致的判斷力缺失,從而錯失了很多自我提升的機會,并且可能在別人眼中留下了剛愎自用的印象。 我們首先要能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這個基礎之上面對不如意時才能保持理智與判斷力, 認識到日常工作中能被別人指出不足是一件幸事,每一個不完美都是走在更完美的路上。
?
【關于“口碑”】
?公司很大,能真正面對面去了解我們的人最多只有兩位數(shù),其他人對我們的了解都來自于“口碑”。我們每天接觸的人有限,大多數(shù)人主要通過他人的評價來了解我們,打造良好口碑的關鍵在于真誠和專業(yè),而不是偽裝與表演。
?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但盡量做到對事不對人。 要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是奔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只是由于認知、立場、性格不同,矛盾的存在往往也是不可避免的。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著眼于事而不上升到“人”,就不會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同時避免背后議論他人,職場圈子很小,負面評價轉一個圈回到自己耳朵里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盡量避免零和博弈,追求雙贏,并且最多只占49%。我們要在合作中尋找增量,擴大蛋糕,而不是僅僅爭奪現(xiàn)有的資源。只有通過創(chuàng)新和共同努力,才能找到新的增長點,使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長期來看,不要成為那個總是占便宜的人。如果總是試圖多占一份功勞,最終會影響到團隊的信任和合作意愿。
?來自業(yè)務伙伴的“肯定”更有說服力。來自同事和業(yè)務合作伙伴的認可更為真實,他們的評價通常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因此更能反映我們的實際表現(xiàn)。
?
寥寥數(shù)語可能無法全面地概括這7年多的所感和所想, 而且由于每個人面臨的環(huán)境和挑戰(zhàn)不盡相同, 這里也沒有辦法給出“萬金油”式的職業(yè)發(fā)展公式, 更多還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去沉淀一套真正屬于自己的成長“心法”。 希望上述內(nèi)容能讓同樣在成長中的你產(chǎn)生些許共鳴,歡迎隨時交流。
?
寫在最后:
做程序員的第八個年頭,我依然熱愛這個職業(yè),在我看來這是一份真正能影響世界、改變社會的偉大事業(yè)。希望能更多地和大家一起成長,共同進步,保持堅韌、自信,為未來的挑戰(zhàn)做好準備!
審核編輯 黃宇
-
程序員
+關注
關注
4文章
951瀏覽量
29796 -
京東
+關注
關注
2文章
998瀏覽量
48473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